邑城镇2022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安全风险防范、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做好我镇2022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镇域地质灾害现状分布情况
邑城镇镇域地质环境较为平坦,临路山场土崖较少只有部分村存在淘汰取缔的煤矿,主要分布于邑城一街、二街、三街、四街、南沟、得义、白府、紫罗、丰里九个村。
二、牢牢坚持防治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治、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
(二)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各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负责本辖区地质灾害的巡查、监测和防治工作。
(三)坚持“管行业、管排查、管防治”原则。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负责全镇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业、本系统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四)坚持“谁引发、谁检测、谁治理”原则。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由责任村负责治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镇人民政府负责治理。
三、科学研判、积极做好地质灾害预测工作
(一)降水趋势预测。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影响,极端天气增多,每年6-9月降雨相对集中。局地常出现强降水天气,极易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二)地质灾害预测。根据我镇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特征,结合降水趋势预测,对部分原有煤矿的村在强降水作用下地质灾害现象要科学研判,积极防治。各村要密切关注实时天气情况,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加强巡查监测和预警,做好各项防范工作。一旦发生异常,应立即组织人员转移和撤离受威胁的群众,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四、突出重点防范期防范工作
降水是诱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夏季多雨,且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即“七上八下”,是地质灾害防范的重中之重,应作为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
五、全面厘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职责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实际,确定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职责如下:
各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负责本辖区内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组织制定本村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出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的排查、调查。对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治理。建立和完善群防群策网络,隐患点要严格落实责任人、监测人。遇有险情或灾情要及时组织人员转移。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设立警示标志。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演练。
镇教育办:负责全镇各学校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织制定本部门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开展校园范围内及周边地质灾害的隐患排查和调查。对排查出危及校舍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治理。建立和完善群测群防网络,严格落实防治责任人、监测人。指导、督促各类学校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出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落实监测人、责任人。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的动态巡查和监测,设立警示标志。组织师生开展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演练。新建或改建校舍工程时,必须进行四周灾害危险性评估。同时,按评估要求进行防范治理到位。在校舍工程施工中,要指导施工单位做好施工区、临时工棚的选址工作,避开地质灾害隐患区。
镇供电所:负责全镇电力工程建设、电力线路等相关设施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织制定本部门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开展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调查。对排查出或因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治理。建立和完善群测群防网络,严格落实防治责任人、监测人。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时,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同时,按评估要求进行防范治理到位。在电力工程项目施工中,要指导施工单位做好施工区、临时工棚的选址工作,避开地质灾害隐患区。
六、进一步强化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地质灾害防治目标。为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和指挥协调,成立由镇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领导任副组长,各有关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各村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安排、周密部署,确保地质灾害防治落到实处。
(二)强化监督,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各村要加大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督导检查力度,发现情况,第一时间进行上报。
(三)完善制度,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各村及有关部门要严格落实汛期值班制度、动态巡查监测制度和灾情速报制度,充分发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网络重要作用。通过发放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使处在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做到“自我识别、自我检测、自我预报、自我防范、自我应急、自我救治”,切实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各村和各有关部门应急指挥机构应认真履行职责,做到责任人、值班到岗。按照规定做好灾情速报工作。要组建一支抢险救灾应急队伍,以备担任突发性地质灾害抢险救灾任务。
(四)相互协作,保证防灾信息共享。各村要在镇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应急、气象等部门的协调沟通合作,互通信息,确保信息共享,使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达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迅速准确,保障全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信息畅通。
(五)开展宣传,着力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各村要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大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要充分利用挂图、板报、广播、微信群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咨询活动,要以留守老人、中小学生等群体为宣传培训重点,将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材料发放到广大人民群众手中,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对地质灾害预防的意识,形成“人人关心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人人监测地质灾害隐患”的社会氛围。
邑城镇人民政府
2022年6月20日